Playback of this video is not currently available
《2021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与前瞻》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的并购活动交易数量达到6177宗,与2020年下半年相比增长11%,创有史以来半年交易量的最高水平,其中国内战略投资并购交易量增长41%,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交易也很活跃。 2021年上半年并购交易金额为3121亿美元,与2020年下半年的峰值相比下降了29%,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在活跃的境内交易和私募股权交易推动下,中国并购交易量在2021年第一季度交易表现相当活跃,但第二季度由于一些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和机构保持谨慎态度、交易相对放缓。由于国有资本和政策支持类项目不多、民企主导的超大型并购交易减少,上半年国内战略投资整体并购交易金额下降。
2021年上半年发生了45宗超大型并购交易(单宗10亿美元以上),比2020年下半年少了10宗,其中许多交易与境内关键经济主题相一致,如产业升级(12宗工业品交易,220亿美元),双循环(9宗消费品交易,250亿美元)以及低碳环保(5宗新能源交易,165亿美元)。
2021年上半年,中国医药和生命科学行业并购交易市场较2020年下半年的高位水平略有放缓,但仍保持持续活跃状态,交易数量523宗,交易规模219亿美元。财务投资者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持续主导投资并购市场;国内战略交易的超大型交易热度趋缓;海外并购逐步走出低谷。
财务投资者交易数量和金额虽不及2020年下半年的历史高位,总体上仍高于历史期间,私募股权基金较多参与上市公司再融资、基石投资、企业分拆上市前期融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mRNA、基因检测试剂和仪器、数字化诊疗系统等领域受到市场持续关注,体外诊断领域热度下降逐步回归理性;国内战略交易受二级市场调整影响,交易数量和金额下降,国内战略投资者更多开展产品层面合作。
随着三医联动的持续推进,集采将进入常态化阶段。此外,十四五规划明确发展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行业、前瞻谋划基因技术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展望未来,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品、具有前沿技术的创新器械、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医疗设备等领域有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国互联网红利逐步减弱,资本助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消费行业投资并购呈现加速趋势。随着国人民族自信的提升,迎合消费者细分需求的新零售品牌强势崛起,未来或将持续推动零售消费板块交易活动增长。
走出疫情阴霾的消费行业在2021年上半年迎来了最明媚的春光。随着国民收入的提升及新消费主义浪潮来袭,“所有消费生意都值得再做一遍“的声音不绝于耳,素来先知先觉的资本显然已嗅到了机会,抢先入场。
2021年上半年,消费行业披露的交易金额从上年同期的200亿美元翻倍至400亿美元,单笔交易平均规模显著上升,资本加速布局消费行业趋势显著。
后疫情时代,消费升级带来的确定性机会不容错过,细分需求或将催生更多行业机会,零售消费行业并购将持续向好。
2021年上半年,中国能源行业并购交易呈现强劲复苏反弹趋势,披露并购交易380笔,披露交易金额达到2,258亿元,同比上涨92%。其中,电力与公共事业行业已披露交易347笔,披露交易金额2,065亿元,均创下2016年以来历史新高;油气行业已披露交易金额为193亿元,同比上涨39%。
受疫情后经济复苏、碳中和愿景与清洁能能源转型机遇加持,新能源板块投资并购活动出现爆发式增长。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已披露并购交易240笔,交易金额1,478亿元,占能源行业总交易金额的65%,同比大幅上涨123%。其中,储能、氢能等新兴领域热度空前,同时光伏行业交易金额也提升至五年新高。
展望未来,全球零碳转型与中国碳中和愿景同频共振,将在后疫情时代,持续助推新能源投资并购热潮。
在行业复苏与碳中和愿景推动下,能源行业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浪潮,其中蕴藏的交易和融资机会也比以往更加广泛和多样化。加大对低碳和零碳资产的投资已成为市场共识,新能源产业链投融资活动出现爆发式增长,是能源行业投资并购活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投资人的兴趣也日趋多元化,更具进取心的资本开始向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以及上游制造细分板块拓展,我们认为清洁能源板块蕴含巨大增长势能,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及未来数年内持续带动能源板块并购交易活动增长。
近年来,中国物流行业在新消费模式及新生产模式的推动下实现飞速发展,并购交易数量及规模稳步上升,各细分赛道领先企业陆续出圈实现上市。展望未来,在“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的指引与支持下,中国物流行业将围绕着“产业融合”、“商流变革”、“技术进步”与“竞合培育”4个主题进入发展新阶段,智慧物流、综合物流、跨境物流、工业物流将成为中国物流行业并购交易市场的高频热词。
2021年上半年,中国物流行业并购交易市场热度持续,交易数量达到创纪录的90宗,交易规模达到973亿元。并购交易在各细分赛道百花齐放、热点频出。物流智能信息化、综合物流、快递快运等赛道均产生影响市场格局的重要交易。伴随着各赛道领先企业的日渐成熟,中国物流行业在2021年再次迎来上市潮,上半年已有5家企业成功上市,3家已递交申请表,预计2021年全年的新上市企业将突破10家。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在“十四五”规划中被提及了20次。“十四五”期间商流的变革将推动物流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重要支撑。
2016年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教育行业累计完成2,122起境内外并购交易,已披露交易金额累计超过人民币2,039亿元,其中2021年上半年发生112起,约为128亿元。2021年上半年,教育行业强化政策监管,K12细分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国内教育行业的交易并购市场趋冷,交易数量及披露交易金额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随着之前大热的K12赛道瞬间进入寒冬,行业投资热点正向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及教育信息化赛道转移。
教育监管政策带来的冲击市场需要时间消化,投资人对于教育领域的投资机会也会更加理性谨慎。但从长远看,监管思路日趋清晰,政策不确定性下降,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及教育信息化等赛道也有望迎来新的投资机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强力监管政策之下,教育行业投资正在发生根本变革。对于教育企业的投资逻辑、估值体系、退出方式需要投资人重新评估,及时做出调整。教育行业本身也需要回归教育本质,避免过度商业化,合理平衡股东价值和社会价值。尽管未来会有部分机构抱憾出局,但在职业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等赛道的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教育投资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中国医疗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在过去8年内实现高速增长,目前达到13万亿元。近一年以来,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投资者趋于理性,对于投资逻辑清晰、退出途径明确、具备生态圈赋能潜力的领域兴趣浓厚。同时,行业格局也对投后整合运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长远来看,面对医院纾困类投资和债务重组的解构,以及跨境投资者和新兴赛道的转型重塑,中国大健康产业将在后疫情时代实现行业与资本的共生共荣。
2013年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市场累计完成1,332起并购交易,已披露交易金额超2,800亿元。新医改以来,中国医疗大健康产业投资热情随市场认知显著提升。近一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市场累计完成310笔境内外并购交易,已披露交易金额达861亿元。数字医疗延续互联网巨头强势布局和新冠疫情期间政策突破的利好趋势,保持投资高景气度。而医院投资表现出营利性医院控股型收购增加和 “集团化”、“连锁化”趋势加速等特点。
展望未来,中国大健康产业赛道投资时机成熟,但各领域投资主题不同。医院的投资机会包括周期套利和行业整合,互联网医疗将继续寻求商业模式的突破与行业转型发展的机会,基因检测、CRO等院外健康服务领域可进行全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