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观象台】破局向未来:数字化助力国有基金高质量发展

为了确保基金的合理运作和有效利用,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文件,如《中央企业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这些政策对国有基金的规范化发展提出了高要求。国有基金需要注重提升风险控制和运营管理能力,寻求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应对行业内的诸多挑战。

普华永道的数字化合规经营破局之道

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对基金管理机构在资金募集、专业化投资能力、风险控制以及市场化退出机制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普华永道认为,国有基金应转变粗放的业务模式,提升精细化经营能力,从渠道建设、行业洞察、精准决策、风险合规、精细化投后管理和市场化退出等方面全面提升投资管理综合能力,而数字化手段是机构应对挑战的一大切入点。普华永道建议,国有基金可通过打造投资管理数字化平台,围绕“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提升合规经营和稳健展业能力,通过聚焦四个关键能力建设点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助力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

关键举措一:数智化募资管理

数字化投资管理平台募资管理功能模块建设,一方面是强化募资渠道建设,充分调动内部募资积极性,挖掘内外部资源,扩大募资信息来源,提升自主募资能力;另一方面,重点建设募资过程跟踪及管理控制环节,实现募资全流程档案留存及数据沉淀,在提升募资管理效率的同时充分响应监管募资及时备案要求。

1. 强化募资渠道建设:拓宽募资来源,充分挖掘募资机会

强化募资渠道建设,一是充分调动内部募资积极性,出台募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基于人际网络、过往合作关系挖掘募资信息。二是利用数字化手段,构建多维度LP画像。做好内外部LP数据信息的整合分析,基于全方位、多渠道的数据沉淀,构建不同性质的LP画像,从LP基本信息、风险偏好、资金属性和行业偏好等建立多维度画像,基于LP画像充分了解LP投资风格,更好进行机会挖掘。

2. 募资过程跟踪管控:募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实现数据留存,并提升资金募集效率

通过“募资计划与准备 - 过程管理 - 分析与汇报”的募资全过程线上化管理,实现对募资环节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把控募资风险、提升募资效率并确保材料完备性,满足准确及时报送监管的要求。

  • 募资计划与准备:将基金信息、潜在投资者信息与材料、募集任务清单实行线上化管理。在团队内部做好募资信息互通共享,基于LP画像,建立基金募资数据分析视图,包括潜在投资者意向阶段、最大投资额、最小投资额、意向投资领域和优先级管理等,整合投资计划与项目实施进度及资金执行情况,支撑募资计划集中管控及监管资料报送。
  • 募资过程管理:构建基金募资状态实时追踪视图,实现任务自动分配与追踪,并对募集全过程材料进行线上化管理,掌握募资情况并挖掘潜在机会。
  • 分析与汇报:动态收集募资情况数据,明确投资者资金状态,汇总分析募资情况并支持生成批量分析报告。通过定期和专项分析,洞察募资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进行快速归因定位,持续反哺募资自主管理能力。

关键举措二:数智化投资决策

国有基金通过构建投研支持平台,基于内部数据沉淀,结合外部信息数据采集、投研标签和分析模型体系构建,对投研分析模型深度打磨,建立数智化投资决策体系。最终形成宏观及行业研究、机构研究及筛选和公司研究及筛选的应用,同时探索先进技术的引入,如借助智能投研机器人保持系统的先进性,由此提升投研效率和水平。

  • 关键投资信息自动提炼和知识沉淀:借助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从多模态、非结构化文件,如沉淀的海量商业计划书中快速实现关键要点、关键数据的搜寻、定位、抽取和提炼,并视业务需要构建数据处理分析模型,生成结构化数据表和知识图谱,形成智能知识库,进一步可考虑与业务系统集成,生成可视化报表及自动化报告,提升工作效率。
  • 构建投研标签体系,支持系统筛选标的:投资经理基于分析思路和投资逻辑,为潜在标的设计和定义标签业务规则。根据定义的标签规则,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系统自动打标,并每天实时更新标签。应用上,支持投资经理从潜在标的中基于标签自定义筛选目标行业、目标机构及目标公司,并通过多维度的权重配置,进行横纵向比对,筛选出理想标的。

关键举措三:精细化投后管理

国有基金可通过构建风险监控平台、自动化监管报送平台以及信息披露平台,实现风险全过程自动化监控,监管报送数据自动化获取及智能化监管报告生成,满足日常经营风险全过程闭环管理及合规报送要求。

  • 风险监控:国有基金可通过建立投后风险管理监控平台,制定不同的风险等级,按照合同条款约定建立监控规则,达到识别风险和及时预警的效果,实现风险管理周期闭环。风险管理监控体系包括外部环境的监测、基金投资进度、返投比例、被投企业战略实施情况、其他重大风险等。
  • 自动化监管报送:通过将监管报送要求的相关标准化模板、报送方式、报送时间、报送频次进行自动化预设,同时建立数据系统自动取数及自动校验和人工复核等双重方式实现监管报告自动化应用场景,向例如登记备案机构等及时准确报送私募基金投资运作等信息,满足合规稳健经营。
  • 信息披露平台:建立信息披露平台,平台根据预设信息披露模板,自动抓取基金运营相关数据生成信息披露报告,经人工审核后,推送至投资者,提升信息披露工作效率。

关键举措四:市场化退出管理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明确了对股权投资机构市场化退出管理能力的要求,由此,国有基金可通过数字化手段挖掘退出渠道和构建退出决策支持模型工具,实现退出时机及退出方式的精准决策。

  • 产业链图谱助力挖掘退出机会,拓宽退出渠道:通过对被投企业进行产业链定位并标记相应标签,建立并购机会分析模型。结合产业链图谱,通过数据分析潜在的退出方式,拓宽退出渠道选择。产业链图谱的自动化分析和多维度视角将为投资机构提供更精准的退出机会挖掘支持,并为投资机构带来更多机会和收益。
  • 退出决策支持模型工具助力投资机构精准决策:基于投资管理数字化平台工具,实现对投资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市场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等,从收益和风险角度构建退出决策模型,帮助国有基金更准确地判断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进一步提升数据赋能科学决策的能力。

结语

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挑战持续及监管趋严,行业将进一步面临分化整合,预计后续行业整体将进入更为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基金应顺势而变,以数字化为矛,在变局中借助数字化手段寻求突破,量身定制匹配业务战略及自身发展需要、兼具战略性、创新性及可行性的数字化战略及落地举措,赋能投资业务高质高效发展。

联系我们

张为峰

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

电话: +[86] (20) 3819 2336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