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中央经济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今年,国家商务部紧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关键词,增强消费市场回升势头,并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一词共被提及21次,并以专章形式呈现,提出促进消费稳定增长要求。
近年来,各地均出台多项举措,发力促消费,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积极布局,在世界级商圈建设、免税经济发展等诸多领域取得可喜成绩。央企与地方国资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覆盖多场景优质的商业资源,如何正确认识并加大对商业板块投入,从传统“载体空间保障”及“不动产收益”转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的切实需要,支持新质生产力高质量赋能新型消费,从而达到促进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统一,已势在必行。
地方国资在推动消费中还有一些现实制约,包括阶段性发展规划中未纳入产业结构布局及工作任务、尚未形成顶层设计与领域布局、因商业孵化投入与产出周期效率所占用的时间成本动力不足,金融工具条件限制、商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及市场化激励不够、现有监管政策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等。
对于超大城市及超大城市地方国资,应在国资结构布局和顶层设计方面加大对消费领域关注,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品牌矩阵。应充分发挥人口红利与消费基础,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发展,重点关注民生相关的电子产品、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依托阵地优势,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服务城市、服务民生、服务社会。
当下消费领域正呈现文、商、旅、体、游融合发展趋势,商圈业态结构以餐饮、商业零售、酒店服务、文化娱乐、商务办公、体育旅游等为主,消费场景包含购物、夜间、公园、配套多种类型。地方国资应充分发挥阵地优势,加强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推动多方合作,以服务民生与社会福祉为出发,兼顾经济效益,创新消费场景与体验。对人流量丰富的地铁、机场、码头及交通枢纽、大型公共文体综合体等特定场所,完善商业配套,打造窗口消费名片。
免税牌照作为央企及地方国资的优势领域,各地正加快布局。对已持牌央企及地方国资,应加大力度与各类有税商业合作,多方式扩宽国际品牌渠道,发挥免税持牌机构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与谈判优势。对有条件的地区,应探索复合型跨境商贸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政策红利,创新有税、免税、保税多层次消费模式,聚焦口岸经济(消费)带建设与城市更新,衔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赋能城市商圈高质量发展。大力吸引境外游客消费,通过联合港澳、国际的零售龙头企业,拓展“保税+新零售”等新业态,加大“购物、社交、结算、免退税”功能整合力度,打造跨境电商新业态集聚区,完善跨境消费品类,激发消费活力,优化国际支付体验,推动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相关政策举措落地。
免税持牌机构相关情况汇总
数据来源:普华永道公开信息整理
地方国资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商圈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确保商圈发展与城市功能相协调,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商圈体系。投资改善商圈内的交通、通信、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提升商圈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商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POD商业”是以保护城市生态为原则,竭力寻找商业与生态共生共荣的平衡点,通过生态公园实现引流、维持片区“生命力”,依托商业业态拉动“消费力”,聚焦日常生活中“购物、娱乐、食宿、运动、社交”等生活终端场景,形成生态环境与周边地区土地开发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的目标。地方国资可积极试点公园“商业+物业”一体化运营,通过合理商业收益反哺公园维保养护,提升公园精细化运营与消费品质。
根据商业租赁市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相关分层分类招商与合作管理相关办法。充分尊重商业资源合作规则,推动地方国资综合改革试点,完善地方国资内部及外部合作细则,优化商业类考核要求,激发地方国资国企市场潜力。
地方国资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与私营企业在资本、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商圈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地方国资可整合商圈内的各类资源,包括商业设施、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提升商圈品牌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城市商圈品牌。如世界知名的日本东京银座商圈、马来西亚武吉免登商圈。
积极试点证券化融资,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REITs,推动消费类基础设施REITs及类REITs项目试点,减少对主体信用发债及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的依赖,降低相关企业表内风险与杠杆率,改善负债水平,盘活消费基础设施存量资产,解决消费类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好地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增强消费的基础作用。
加大复合型与创新型商业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全方位服务机制,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品牌运营、商业营销管理、商业地产开发、时尚设计、专业经纪、专业公关、专业买手等高端专业人才,为商圈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可对标学习央企通过实施人才盘点计划及各项目内部流转,建立了较完善的商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综合型、专业型人才内部培养模式,在优化组织结构与配置人力资源的同时,增强了员工粘性。
普华永道中国国企业务团队推出2023年度“国企改革观象台”系列丛书,重点探讨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方向,解读了重要国企改革政策,分析和研究了与国有企业未来发展高度相关的重点议题。欢迎点击获取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