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共赢

生态系统不仅拥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对于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亦具有重要意义。

谈及生态系统,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由自然界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因素共同构成,它们各司其职,同时相互依存,共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当然,生态系统也充满竞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残酷斗争时有发生。尽管如此,生态系统却仍然保持蓬勃发展的节奏。

商业生态系统也有这样的趋势。许多企业已摒弃传统“单打独斗”的竞争观念,转而选择跨行业合作,以满足客户需求,共同创造价值。对于企业而言,携手合作已势在必行,应对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也无可避免。鉴于此,如果忽视或误判生态系统,企业就可能将自身置于危险境地。

不仅如此,生态系统还有全球性意义。生态系统最大的特点便是协作,而协作,正是解决一系列全球复杂问题的最佳或许也是唯一的路径,包括气候变化等议题。在本期《战略+经营》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优秀企业如何借力生态系统,如何采取E2H (Ecosystem to humans,生态系统到人)的模式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协作共赢。

评估

问:合作关系可以在哪里实现我们无法单独做到的事情?

芬兰耐斯特石油公司与麦当劳合作,围绕收集废旧烹调油来制造可持续燃料,并创建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达拉斯沃思堡国际机场,该公司每月回收约14,515公斤废旧烹调油。 

助力

问:我们能带来哪些技能?

我们需要生态系统的哪些能力?

建筑设备制造商小松创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供应商和建筑公司可使用该平台使工作场所更加智能和安全。例如,由无人机收集的现场数据可以被反馈给自动推土机,帮助其在一半的时间内完成工作。

信任

问:是什么促使合作伙伴愿意与我们合作?

乐于分享可以建立信任。在生态系统中慷慨解囊(通过向合作伙伴提供资源)似乎比仅仅从他们那里获取资源更能产生竞争优势。

通过参与生态系统,企业可建立更加多元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更多新颖的形式创造价值,以此利用环境因素完善甚至取代传统价值链,获得新客户群体。这其中可谓蕴藏着巨大机遇。

机遇有多大?普华永道的分析表明,仅汽车行业,因电动汽车的发展以及更多技术和数据的使用,到2030年,该生态系统的收入将翻番,也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

生态系统如何改变汽车行业


转变思维

要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企业需要采取新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B2C或B2B模式,改为以生态系统为中心,即采取E2H(生态系统到人)的模式来思考问题。这种思维的转变是巨大的,传统的观念偏向以自我为中心,即领导者的关注点多为“我的企业如何才能创造最大价值”;而新观念则偏向以集体为中心,即领导者的关注点转变为“我们如何才能共同创造最大价值”?同样,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客户真正的需求,而不仅仅是企业可出售给客户的产品和服务。

下图为由德国公司Ecosystemizer创建的模型。该模型重新定义了全球经济。传统观念中,全球经济是工业和行业的集合。在此模型中,全球经济被重塑为聚焦人类需求的分类系统。普华永道德国的研究人员与Ecosystemizer合作完善了该模型,对模型所涵盖的十个生活领域的增长潜力进行了建模,对于经济数据的阐释完成了从传统视角向新视角的转变。然而,图例所示并非预测该十个领域在2030年的规模或将实现的商业价值,而是预测在企业广泛采用生态系统模式的情况下,这些领域的规模将会有多大。

按人类需求划分的2030年全球经济
基于生态系统的潜在市场规模(万亿美元)


改变世界

归根结底,采纳生态系统模式最大的益处在于,我们在创造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还能解决全球健康和气候变化等重大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具有反馈循环的特征并呈指数增长,如果不加干预,通常会导致恶性循环。例如,气候变化危及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问题引发健康危机,进而加剧贫困。幸运的是,普华永道研究发现,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方法,即新商业模式和新技术,也呈指数增长,它们将彻底改变商业和社会格局。


如果企业认为自己还有大把时间用来制定生态系统计划,实则并非如此。优秀的企业早已携手合作,共创价值。普华永道全球咨询的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利润率和收入增长(已根据行业差异进行调整)排名前20%的企业已制定明确的生态系统战略,并已从中获取了可观的收入,其下一步计划也已在酝酿之中:


1. 回答“很大程度”或“极大程度”的受访者比例; 2. 回答“至少60%收入来自参与生态系统”的受访者比例 (资料来源:普华永道分析)

在“赢者通吃”的经济环境下,想要迎头赶上绝非易事,尤其是那些刚起步探索生态系统的企业。普华永道最新一期全球CEO调研显示,这类公司的数量极其庞大。

对CEO的问题:贵公司在多大程度上与老牌公司和竞争对手合作以:

注:仅为回答“很大程度”和“极大程度”的受访者比例 (资料来源:普华永道第26期全球CEO年度调研)

尽管如此,对于企业而言,即刻采取行动,积极适应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商业环境,仍为时不晚。让我们一起探讨以下话题。


在生态系统中创造价值,首先需要进行自我审视。领导者应自问:我们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可从其他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中获得哪些支持?我们应该加入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与他人合作,能否实现单打独斗所无法实现的目标?

例如,近期芬兰能源公司耐思特(Neste)宣布推出可再生燃料产品。该公司与麦当劳合作共建绿色生态圈,受到广泛关注。其生态系统运作方式为:麦当劳将用过的食用油交由一家公司收集,随后由另一家公司运送给耐思特,由耐思特加工成柴油,并最终销售给合作的卡车公司。

耐思特在此后与其他企业建立了类似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沃思堡国际机场。耐思特每月回收约32,000磅(14,515公斤)食用油,制成航空燃料。

由此可见,自我角色定位至关重要。探索各类选项时,应牢记回馈社会亦可创造利润,尽量关注可为合作伙伴、客户和生态系统本身创造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是追求自身的利益。

资料来源:耐斯特

企业要通过生态系统与合作伙伴实现互补,首先必须充分认识自身能力,把握自身发展方向,同时弄清自己需通过生态系统获取哪些支持。

2013年,重型施工设备制造商小松(Komatsu)推出了一系列高科技施工机械。新机械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图、传感器及物联网连接等技术,实现高速运转,确实非常高效。但由于流程方面的瓶颈,生产率并未如预期般提高。在某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小松机械清理泥土的速度比现场建筑公司拖走泥土的速度更快。建筑公司无法准确预测需要清理的泥土量。

小松为此创建了“智能施工”部,开发解决方案,协助客户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建筑工地。在提供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小松整合了一系列能力,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高分辨率测量,并最终通过开放平台Landlog让所有参与施工和生产任务的人员和公司实现互联。现如今,无人机可在四到六小时以内完成普通建筑工地调查工作,相较于以前的两周,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同时,该平台还可将无人机收集的数据集成到自动化推土机中。根据客户反馈,相较于传统方法,现在完成工作所需时间减半,节省了资金,也减轻了高负荷建筑工人们的压力。

生态系统如何改变建筑行业

资料来源:野村综合研究所,普华永道分析

正如相互信任是伴侣间婚姻关系得以维系的基本前提,要构建对生态系统中合作伙伴的信任,就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动机以及行事依据。例如,微软创建了“统一商业合作伙伴部门”,以便更好地把握合作伙伴的需求,使接洽过程更为顺畅。一些公司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部署联合工作小组,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增进信任?答案是“乐于分享”。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商学院的工作小组对悉尼创新中心和硅谷生态系统中的800名管理人员开展了调查,并发现,在“乐于分享”的生态系统下,合作伙伴更加乐于分享信息和资源,带来的竞争优势(按创新程度、效率、质量和响应能力进行衡量)也更多。为何如此?乐于分享可建立信任,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改善整个生态系统。

该工作小组分析表明,与仅仅从商业伙伴那里获取资源相比,乐于分享(或向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提供资源)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前者的两倍之多。

构建对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信任固然重要,但这并非企业面临的唯一信任挑战。普华永道2023年信任度调研显示,企业高管往往会严重高估消费者对他们的信任程度。对领导层而言,组织内部的信任缺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请谨记,要在建立生态系统方面获得成功,必须敢于创新、承担风险,甚至与竞争对手合作。而如若员工之间缺乏信任,或员工缺乏对公司的信任,这一点就难以实现。

资料来源:普华永道2023年信任度调研

认为公司文化与公司日常行为一致的受访者

资料来源:普华永道2021年全球文化调研

所以结论是?弥合公司内部的信任缺失,始于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的知行合一,即在协作以及其他重要行为方面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再次强调,领导层首先应对自身出发点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要特别注意低级别员工的意见,因为普华永道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越高,就越可能只看得到事情好的一面。

普华永道最近的一项文化调研表明,79%的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受访者赞同或强烈赞同其对公司文化的描述与员工每天在公司的行为方式一致,但仅58%的一线工作人员赞同这一说法。

没有改变就没有进步;无法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什么也改变不了。

— 萧伯纳

生态系统模式正在改变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帮助企业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更好的业务成果。此外,生态系统还可以通过整合技术和能力,帮助解决某些重大社会问题。尚未开启生态系统之旅的企业高管们应开始未雨绸缪,寻找具有互补能力的潜在合作伙伴,并开始与这些合作伙伴建立信任,因为用不了多久,仅仅依靠单打独斗已无法取胜了。

英文原文作者:

Kunal Arora | 普华永道思略特美国执行总监

Varya Davidson | 普华永道澳大利亚能源转型合伙人

Lang Davison | 普华永道咨询全球思想领导力执行总监

Axel Deniz | 普华永道德国企业发展和创新业务总监 

Peter Gassmann | 普华永道思略特全球主管合伙人

Sundar Subramanian | 普华永道思略特美国和墨西哥主管合伙人

联系我们

梁伟坚

梁伟坚

市场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

电话: +[86] (10) 6533 2838 / +[852] 2289 8288

单小虎

单小虎

主管合伙人, 思略特中国

电话: + [86] (10) 6533 2166

秦洁

秦洁

普华永道中国品牌与传讯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

电话: +[86] (21) 2323 2928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