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政府及国有资本出资基金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与此同时,基金的绩效评价引起关注,相比于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目前我国的基金绩效评价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更有效地评价政府及国资出资基金的绩效已成为主管部门和国有资本出资人的重点研究工作之一。
政府及国有资本出资基金绩效考核评价在实践层面,需要兼顾政府引导作用,资金管理要求,突出基金运作特点,特别是结合基金监管要求、投资方向、运作方式及发展阶段等探索和细化,形成科学合理、全面系统且可操作性强的绩效管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基金绩效评价,通过评价工作与评价成果运用推动国有基金投资效率、效益和效果提升:
拉通政府部门、国有资本出资人和国资基金管理机构等不同监督视角,形成区域一盘棋,推动国有基金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发展方面形成合力。聚焦绩效导向和重点关注的问题,审视判断各环节问题对基金资金使用绩效带来的影响,围绕目标达成偏离情况,分析评价资金使用效能,全面深入摸底基金目标实现成效。
政府及国资出资基金全方位、全过程绩效评价体系
结合基金所处领域、所处阶段、所处规模寻找合适的对标基金,从行业龙头、行业优秀、行业平均等多层次评价国资基金的运行。注重回到基金投资的时间点进行评价,客观和辩证的看待投资结果,透过客观制约因素,立足母基金出资、子基金投资决策时点的政策背景、投资结构、出资比例、双方权益、发展目标等,分析基金投资科学性、合理性。
结合绩效评价结果,识别找准问题原因,形成可落地的整改措施,完善基金管理机制,对各流程、各环节的难点堵点优化改进,形成基金投资管理闭环,提升基金运营成效,盘活释放闲置资金。其中对母基金管理的优化特别需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构建高质量的基金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科学化基金绩效评价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国有资本出资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应综合考虑基金的经济回报、政策任务及基金的日常管理情况,全面考核基金运营管理情况。
在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面,建议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从政府主管部门及国有资本出资人重点关注的问题出发,进一步从政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投资运营、管理规范等多个维度展开,将每个维度细分为二级指标和数十个三级指标库,设计指标的计算规则和取值,对指标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形成总体评价。
政府及国资出资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普华永道中国国企业务团队推出2023年度“国企改革观象台”系列丛书,重点探讨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方向,解读了重要国企改革政策,分析和研究了与国有企业未来发展高度相关的重点议题。欢迎点击获取完整内容。